我们知道,在当下消费升级愈来愈精细化、人性化、互动化、个性化的大环境下,只有与时俱进,创造与众不同的就医感受,才能让患者真心喜欢上你的服务。消费者对事物的敏感性,惯性地放到医疗服务层面看,医院管理者就要扪心自问:能否经得住放大镜的观察与拷问。

  建立患者(消费者)美好的体验,增加服务的美好触点,就要把各个学科的人员,聚合起来,共同打造一件完美的作品。从笔者多年的行业观察看,建立正能量的医院文化,是打造多学科协作的重要人文气质,没有好的医院文化氛围,各自为战,各自为王,就很难打造横向的超值服务。

  要大力弘扬多学科协作带来的价值。让全院上下真切感受到多学科协作带来的不同,只有呈现足够了,病人的反馈足够了,满意度大家真切感受到了,社会的人员真切叫好了,我们的工作人员的心智才真的“开”了。很多医院建立了患者满意服务墙或者特色服务墙,通过患者的视觉表达多学科协作带来的临床成果,就是塑造文化氛围,让价值感促进各方面通力合作的粘性的方式和方法。笔者曾经为辅导的一家医院设计了一句文化用语“多学科协作,塑造美好生活”,放在医院比较醒目的位置,以此不断提醒,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。

  要建立多学科协作的理念。理念是固化的,是可以当做蓝本反复教育的。很多医院具有自己的文化读本,甚或纳入到员工的“应知应会”层面进行诵读,强化识记,让这种理念逐渐渗透到员工的脑子里,骨子里,血液里。文化的诵经是长期的,是需要反复发酵的,让多学科协作始终保持热情和温度,让多学科协作自然不自然成为员工的一种习惯。当然从制度层面来讲,多学科协作,成为管理的模式,成为基本的管理制度,是必要的,也是重要的,但是仍然离不开文化的粘合滋润作用,让每个人在多学科协作中,真切发挥自身的能力,为患者创造真正的价值。